ad1
当前位置: 东南在线 -> 产业

我们该如何走进中度老龄化

栏目:产业    发布时间:2023-01-18 09:29   阅读量:17428   

继2021年北京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后,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也已逼近中度老龄化标准线日前,国家统计局局长康毅透露,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这意味着距离中国整体进入适度老龄化社会只有0.2个百分点

我们该如何走进中度老龄化

当日,在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多位NPC代表接受《今日北京商业》采访,就如何规划和应对不可逆转的老龄化趋势和巨大的老年市场需求,尤其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北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应对老龄化的窗口期

也是政策储备期。

中度衰老后,衰老的风险随之而来市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黄今日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四五期间,北京老年人口的绝大部分仍将是60—69岁,但十四五后,上世纪50年代第一次出生高峰形成的人口队列进入高龄化2035年,到2040年,60年代第一次出生高峰形成的人口队列将进入老年期,老年人口将在2045年前达到峰值

老年往往伴伴随着健康水平的下降,这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十四五’时期是北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窗口期,也是政策储备期

市人大代表,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刘军鄂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一方面,老年人的需求满足非常重要,包括身体虚弱,功能障碍,失能失智,居家临终关怀以及后续的临终关怀另一方面,目前医联体,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机制需要进一步畅通,绿色通道要绿色畅通

人口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

实现良性互动

黄坦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不完全来自老龄化本身,还来自于目前的经济社会安排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的发展需要。

目前人口方面的主要矛盾不是控制人口总量,而是优化人口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既要防止人口增速反弹,又要防止人口负增长过快,保持人口总量在合理范围内黄说,如何实现解决老龄化问题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有机统一,取决于人口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能否实现良性互动

在他看来,发展数字经济和高科技产业的现状,对劳动力结构形成了倒逼机制与此同时,低龄化,家庭核心化,老龄化带来的养老服务需求逐渐由隐性变为显性,对生活照料服务,康复护理等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明显的刚性需求,而这种人对人的服务很难被机器和技术完全替代

在长寿时代,北京的劳动力市场调控不是简单地推动‘高端’人群,还需要大量的生活服务和医疗保健从业人员。黄对说: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将于今年召开。

养老服务立法调研论证

面对我国日益临近的适度老龄化和日益扩大的生活照料服务,康复护理等就业市场,黄建议,为解决人口结构与发展数字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等未来产业定位之间的矛盾,促进人口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必须实施更加灵活,富有弹性,包容性的人力资源政策,建议有关部门未雨绸缪,系统研究制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措施。

针对老年人权益保障,他呼吁尽快全面修订《北京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明确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立法保障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的新权益,消除老年人的数字鸿沟,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夯实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法治基础,减缓老龄化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1月17日举行的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伟所作的工作报告明确了2023年立法工作计划,其中养老服务立法计划在今年进行调研论证。

市人大代表,北京市丰台区老年康复护理中心院长施映秀今日接受北京商报采访时表示,养老领域的立法其实已经涵盖了很多方面。

作为一线服务者,施映秀对未来养老服务立法的建议是:一方面可以重点关注养老服务消费,保护老年消费者的权益和服务者提供的服务质量,保证供需匹配,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底层民众的保护,包括深入调查困难家庭,对底层关键决策人和贫困人口进行立法保护。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源:中国网    
ad09
ad10
ad08